全国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是由教育部主办的国内最高规格的艺术活动,有着中小学生艺术“奥斯卡”的美誉。16日晚,本届艺术展演活动声乐、舞蹈专场同时上演,给观众带来了一场视觉大餐,全国各地的经典曲目、传统舞蹈轮番登场,如梦如幻,让人感受到不同的风土人情。
舞蹈专场上,来自全国各地的21支舞蹈队伍聚集一堂,共赴这场 “舞林大会”。上海市的《是星星,也是太阳》,用芭蕾营造了唯美的意境。浙江省的《荫中鸟语》《海拔6000米》,融入大自然的音符和元素,清新脱俗。重庆市的《遇见》,用新颖的故事形式讲述了红岩精神。陈诗怡和小伙伴们带来的《贴门神》颇具四川特色,讲的是过年的场景,一群留守儿童在等待着爸爸妈妈回来。天津市的《海棠树下的我们》,则寄托了对周恩来总理的思念。演员王小龙告诉我们,“周恩来总理最喜欢的花是海棠花,我们用舞蹈寄托对周总理的哀思,他们的精神会一直在我们南开学子心中流传下去。”
小演员们在舞台上的表现震撼人心、艺术感染力强,展现了新时代少年奋斗拼搏、不畏艰难、勇于追梦的青春正能量。来自苏州市立达中学的舞蹈《多彩课堂》是当晚这次展演唯一一个来自江苏的舞蹈节目。通过一个个不同课堂的情景串联,将铃声、操场、教室等校园符号融为一体,动静相宜,律动感十足。演员陈沁怡表示,这个舞蹈展示的是普通中学生在校的一个真实状态,“训练中我的体能、舞蹈技能都得到很大的提升,在学习生活之余抽时间跳舞让我心情十分愉悦,每天都很快乐。”
同时举行的声乐专场上,来自19个省市的23支合唱团奉献了一场跨越区域、民族的天籁之声。苏州市第六中学校带来了极具江南风情的《人面桃花》和《卖汤圆》,令人印象深刻。学生陆伊菲表示,作为苏州的学子,我们有传承吴侬软语的责任。“希望把我们最好最完美的一面展现给观众。”
《我爱你中国》、《向新世纪鼓掌》、《川剧传奇》、《唱支山歌给党听》、《地球之歌》等歌曲朗朗上口,让人过耳不忘……师生们或原创或改编的歌曲,或配以吹口哨、拍打身体、跺脚等伴奏,用纯真动听的歌声传递出热爱祖国、民族团结、保护自然、传承经典等主题。
在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学学生刘奕媛看来,大家能在学习之余,能够从五湖四海相聚在一起,共同学习交流,“非常难得也非常有意义。”
观众董先生今天特意带孩子来感受艺术气息,“因为这是一个国家级的艺术盛会,就想带孩子来开阔一下视野,陶冶情操。从全国各地来的师生们表演得非常和谐,让我们收获很多。”
更多精彩节目,请关注江苏教育频道周一至周五每晚21点35分播出的《江苏教育新闻》栏目。
(来源:江苏教育新闻记者/ 沈一秀 史哲铭 王越 吴尚 仇荣剑 谭健 编辑/玉洁)
我要说两句